资讯速递

中国公司获世界顶级医学影像AI算法竞赛冠军

继2018年全球人脸识别AI算法大赛(FRVT),中国创业公司展现了惊人的技术实力之后:依图科技获得世界第1名,排名前5的AI算法被中国公司包揽,排名前10的公司中有一半为中国公司(依图、商汤、旷视、中科院),近日,中国创业公司再次发力医学影像AI算法领域,获得世界顶级医学影像AI算法竞赛冠军。

2019年8月30日,国际皮肤影像协会ISIC(International Skin Imaging Collaboration )揭晓了第4届世界皮肤病AI诊断算法竞赛排名,北京一家专注皮肤科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高科技公司,鼎视智慧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(www.skinreader.cn),夺得了该全球顶级医学影像算法竞赛的第1名(基于公开数据),这是中国公司和机构首次获得该竞赛冠军。该公司拥有一支以博士为主的研发团队,这次获得冠军,得益于在皮肤病AI领域的长期专注和持续投入。

背景介绍

这项竞赛是全世界医学影像AI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算法竞赛之一,每年都有数百家全球最知名高校和高科技公司参加。该协会自2016年起,每年组织一次,2019年是第4次。竞赛选用规范、标准的皮肤镜影像数据集(注:皮肤科的一种专业影像检查,能够消除皮肤表面光的漫反射,并看到一定深度的皮肤透光放大影像),数据集共有25331张图片,覆盖的病种包括Melanoma(黑色素瘤)、Melanocytic nevus(黑素细胞痣)、Basal cell carcinoma(基底细胞癌)、Actinic keratosis(光化性角化病)、Benign keratosis (良性角化病)、Dermatofibroma(皮肤纤维瘤)、Vascular lesion(血管病变)、Squamous cell carcinoma(鳞状细胞癌)共8类,此外,这次算法竞赛相比去年难度大幅度提高之处在于增加了None of the others类别,代表AI算法要能够判断皮肤影像不属于以上8类中的任何一类。

皮肤癌是严峻的全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,每年在美国有超过5,000,000个新诊断的病例。黑色素瘤是最致命的皮肤癌,是导致绝大多数皮肤癌死亡的原因。全球每年黑色素瘤新发病例超过350,000例,死亡人数近60,000例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,在于早筛查早发现。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,黑素瘤的存活率超过95%。在我国由于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,皮肤癌发病率也逐年上升,人民日报微博曾把黑色素瘤列为20岁年轻人最值得关注的肿瘤问题之首。

国际皮肤影像协会ISIC一直致力于用最新技术解决皮肤癌及其他皮肤病的诊断问题。近年来,通过公开发布皮肤镜影像数据集,在全球范围内召集最顶尖医学影像AI算法团队,研发皮肤AI人工智能算法解决方案。这次,中国公司获得第1名,代表着中国公司站到了人类最前沿医疗科技的第一线,推动了全人类在这一领域的进步。

中国公司和科研机构排名成绩居前

除了鼎视智慧科技获得冠军外,参加这次竞赛的中国公司和机构整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。北京理工大学取得了第5名,中山大学取得了第6名的优异竞赛成绩。

近年来,腾讯大举发力医学AI方向,运用先进的AI技术与国内头部医院合作,开展以肿瘤为主的各类疾病的早期筛查,包括食管癌、肺癌、糖尿病性视网膜、乳腺癌、结直肠癌、宫颈癌早筛,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。这次竞赛腾讯AI实验室取得了全球第12名的成绩。

联想AI实验室取得了第25名的成绩。

缺少数据是中国公司和科研机构短板

这次竞赛分为两组:一组是只采用公开数据集数据的45家公司或机构,占全部参赛团队的70.3%,中国公司几乎全部只采用公开数据集的数据用于训练;另一组是公司有大量自有数据的19家公司或机构(西方人皮肤影像数据),占全部参赛团队的19.7%。虽然纯粹从算法角度看,中国公司无容置疑获得了世界第一名,但是从临床应用角度看,拥有大量可用于训练的数据,对于解决皮肤病诊断实际临床问题意义重大。这一问题的解决,有待国家出台更为具体的AI医疗相关政策,让国内有宝贵价值的高质量数据能够用起来,为国内顶尖的算法团队插上翅膀,用AI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黄种人皮肤病的各类医学临床问题。

竞赛排名截图